当前,正是春招揽才的关键时期。各地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,把招揽人才作为“主攻项”。北京发布13条措施支持留学回国人才创新创业,通过试点建设“留学人员实习见习基地”,加大对新兴产业留学回国人才倾斜力度等,吸引优秀人才栖息。在四川,当地推动城市与人才同频共振,政府部门通过对城市产业发展优势、转型升级方向、未来发展目标等因素综合研判,精准引才,超1.7万个岗位点燃成都春季招聘会。江苏苏州提出“百万人才新增计划”,以“校园苏州日”为抓手,深度对接名城名校的人才科技资源,掀起一轮轮引才热潮。各地倾注资源招揽人才,搭建平台培育人才,推动人才集聚、人口回流,尽快补齐人才缺口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源头活水。
人才是推动发展的核心引擎。有时候,一个创新,一个点子,能够激活一条产业链,打开一方市场,人才成为城市竞争的“第一资源”。今天的人才市场,高科技、高精尖、智能化等领域人才受到青睐。不论是高校毕业生求职,还是海外留学人才归来,或是城市间、地域间人才流动,不少“Z世代”年轻人在择业时先选择城市,再选择企业和岗位,这个时候,城市温度、城市关怀便成为吸引人才的“强磁场”。
招揽人才,就需要做更懂年轻人的城市。各地花式圈“才”,也在做更有温度、情怀的城市。比如,有的地方以年轻人思维丰富场景供给,提供更多的“附加值”,让“情绪价值”拉满。在雄安,“雄才码”和雄安人才智慧服务平台搭载10余项服务功能,可实现一码通行、一码通办。在江苏无锡,从琳琅满目的青春集市、人才文创,到紧跟潮流的“企超”联赛、“校超”联赛,一项项包含地方美食、非遗在内的城市“体验包”,“闪送”到学子们面前,圈粉年轻人的心。扬州捧出“青春留扬”系列礼包,手持“青享码”,便可享受“公交免费坐、景点免费游、驿站免费住”等优享福利。厚爱三分、全心服务,在细节上贴近年轻人的心,提升城市的软实力,与岗位平台、空间潜力“打好配合”,人才自会近悦远来,纷至沓来。
吸引人才,不仅需要“拼政策”,更在于“拼生态”。人才选择一个地方,归根到底是要让“英雄有用武之地”。对此,各地需要联动企业、用人单位形成合力,在重点产业、新兴领域、创业场景中打开“接口”,吸引人才精准适配,让优秀人才来了就倾心,留人更留心。迎着春风,拥抱新岗位。乐见各地与人才双向奔赴,在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、纳米技术等前沿领域持续发力,提供新岗位,有的精心打造“产业研学地图”,串联重点开发园区、产业链重点企业以及青年友好场景,让人才在岗位上施展手脚、扎根兴业。经济强,产业旺,企业有活力,“人才活水”充分涌动,这样的场景,正是地方兴业发展的壮美图景,需要精心擘画、精细勾勒、共同成就。
千秋基业,人才为本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人才越多越好,本事越大越好。厚积人才,就要不失时机,抓好当前,把脚下的每一步路走稳走实。当前正逢人才春招“黄金期”,各地需因地制宜,海纳百川,筑巢引凤,在不断丰富政策供给、引导企业开源拓岗、做好人才培训教育等全过程服务中,实现“增人数”和“得人心”有机统一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。 (作者 周军)